无印良品之大功率后级DIY制作·电源系统篇

来源:bbs.hifidiy.net 发布者:lihifi 版权:原创

首先说的一定是电源系统!决定弄成放大部分和电源部分分开的形式,也就是电源和放大各处一室,辅助系统的电源,包括保护电路以及其他电路的电源都一起塞进这个电源箱。

很多年以后,我都认为当初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电子学阻碍了我的发烧历程。我很仰慕那些对电路计算游刃有余的童鞋,我也很仰慕那些工作间里堆满各种测量仪器的大湿,他们是如此的专业,以至于我完全难以望其项背,在我的层面,只能称之为狂热的焊工、钳工、装配工。

我也很庆幸我最后并没有以一个纯电路的眼光来看待音响,在我眼里,音响是电子、机械、美学、结构、材料,甚至心理学的集合。

今天呈现给大家的这篇文章,你看不到什么电路分析,看不到什么仪器测试,因为我没有能力做这些,其实也是很遗憾的。

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盛夏的深夜,我的刀刻版2030终于接线完毕,正等待开声的伟大时刻到来,这已是我熬了好多夜晚弄出来的“作品”,我满身大汗但浑然不觉,颤抖的接通了电源,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如此美妙的声音居然就在深夜突然从那个镶嵌在皮鞋盒子上的五寸喇叭中绽放,我是如此的陶醉!

真的是热情似火的年代,什么赵娜丽、、傻瓜175、、STK465、、低频霸主、佛山八达,各种功放音箱迅速诞生,家里床下柜顶很快就被我的各种作品占领,以至于来我家的客人都认为我在承接各种电器的维修......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烧历程,现在做一个东西已经完全是享受过程了,做得很慢,几天才弄一下,挑灯夜战的狂热早已不再了,但有空就弄那么几下却也是非常惬意。另一个方面,现在做一个机器的机会不多了,是的,家里东西其实真的太多了,抓住每一个做机器的机会慢慢享受过程吧。

说了一堆废话,正式开始介绍这次这个后级的制作过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首先说的一定是电源系统!

功放电源箱

功放电源箱

功放电源箱

定妆照先上,这个只是电源箱。

最初的考虑是弄双单声道,但思考再三,决定弄成放大部分和电源部分分开的形式,也就是电源和放大各处一室,这样做我自己的想法,一是可以消除变压器干扰放大部分的问题,另一方面的想法是想将这个独立的电源箱作为将来不同后级的一个公用电源。辅助系统的电源,包括保护电路以及其他电路的电源都一起塞进这个电源箱。

电源箱内部

在考虑整流滤波系统放到电源箱还是放到放大箱的问题上也是犹豫了好久,查了一些网上的说法,也是各抒己见,没有定论,又查了一些成品机的做法,也是两种都有,最后德国ASR功放的做法影响了我,决定将整流和滤波放到电源箱里。有一个问题是滤波过后的电源要通过将近两米的电缆才能接入放大板,在能量的注入速度上会有较大的影响,通常理论认为滤波应和放大在10~20厘米内,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在放大部分设置二级滤波电容阵,以就近供电,最后的结果证明这个办法的效果非常好!

关于滤波电容容量的问题,也是各种流派都有,有惜用的也有大容量的,也是各有成名厂家支持,比如高文等至少低端机里的滤波用的非常小,另外如部分专业功放也是滤波数值非常小,但总的来说还是用大容量的厂家多,个人也是重口味,喜欢大容量带来的能量感,各位看官不用给我较劲,这个只是我个人的喜好,不用上升到理论层面,我的经验值是每一个管子至少一万的滤波,我这个是五对管,至少用10万以上。

整流桥选用了DIYer少用的西门康某款,选用这款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其外形和接口形式正好符合我的机箱构造,这款整流我只在PASS的实验室图片中见到过,选用的时候也不知道效果,但后来开声后还是觉得选得没错。

西门子整流桥

在交流进线处是否设置电感滤波也是犹豫了好久,高文、艺雅等机器爱用这东西,我手上的这款西门子买了怕是有十多年了吧,一直没用上,都说用上影响速度,最后决定还是用上,至少他自带的螺纹接口我很喜欢,哈哈,这个理由是不是有点奇葩?

西门子整流桥

两个将近一千瓦的牛也是陈年老货了,前几年山寨高文的热潮期间进的,但后来听了几款仿制品后,发现并不是我要的声音,于是就一直没用上,这次是准备启用了。其实当决定采用分离机箱的设计后,就一直想用E牛的,环牛较低干扰的优势因为分离机箱而降低,可惜好的E牛也是不好找,就此作罢。

环形变压器

重要的滤波电容选用的是飞利浦的一款,耐压100V的大容量电容其实也不是很好找,特别是我想用全新的就更难找了,ROE,RIFA,BHC几款都曾经进入我的视野,但确实不太好找到符合我要求的品种,恰好看到某地在卖这个PHILIPS电容,果断拿下一整箱,唯一遗憾的是这款不是传说中最好声的Q级,不强求了。

飞利浦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

[page]

手上还有一些一毫米厚的黄铜板,这次正好用上,当然紫铜的应该会更好,但既然有存货就没再另外买了。两毫米看起来是有点单薄,但由于我准备采用的连接方式需要折弯这些铜板,超过两毫米就很难施工了,也是属于歪打正着。另外还准备了一些洗铜水之类的东西,最后弄出来的观感非常不错,这也是我一向最求完成度的结果。

黄铜板

黄铜板

至于接口插座的选择也是考虑了好久,最后选用了和德国ASR使用的一样的重载连接器,粗大的接线端子给人信心,关键是这个接线端子使用的是压接,而不是通常航空插头用的焊接,我的理念是尽量减少主要通路上的焊接数量,这个纯属个人爱好,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论根据哈。

重载连接器

辅助电源简单,上洞洞板:

洞洞板

辅助电源

辅助电源

其他的一些过程渣图:

变压器安装

变压器安装

功放制作

电源箱大功告成,总结一下,缓冲启动板的位置设计得不合理,后来开机烧了保险管才发现这个板子埋在最里面,换个保险需要拆除一大堆东西,太恼火了,这个设计非常失败,好在最后直接取消缓冲保险,算是减少了一些不便吧。铝板购买得不理想,商家的切割尺寸非常粗糙,误差太大,这个也木有办法,天灾人祸,自认倒霉吧。

电源箱

下篇就来谈谈放大部分了。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