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来源:http://www.loxpo.com/ 发布者:vilon2006 版权:转载

前不久有幸入选aune M1S播放器的试用名单,可以说是最终没能逃过宿命,没能禁得住诱惑。从定位上来说,这应该是一款为初烧打造的入门级播放器...

  作者:vilon2006
  来源:乐享派活动 www.loxpo.com/article-5349-1.html
  写在前面:
  早在10年前吧,我就开始接触音频产品(暴露年龄了),但要说是老烧其实倒并不算,因为从来没真的烧起来过,且在多年前止步于“非主流厂商”台电出品的一款颇具争议的T51“石榴姐”国产播放器+便携耳机放大器+“大手办”K701,光荣地理智退烧了(其实主要是烧不起)。但前不久有幸入选aune M1S播放器的试用名单,可以说是最终没能逃过宿命,没能禁得住诱惑。从定位上来说,这应该是一款为初烧打造的入门级播放器,那么我就以一个货真价实的初烧立场,对这款播放器尽可能客观体验,希望给还处在选择困难的初烧们一个相对靠谱的参考。
  1.简单说下M1S的设计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aune是一家DIY出身的厂家,考虑到这点,你切莫苛求这款机器的做工赶上一线大厂,性价比出众的产品总要在其他方面有所牺牲,况且做产品都是一步步来的,hifiman当年的机器做工被很多人吐槽,不也挺过来了。从我拿到的这只M1S来说,在设计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槽点的。
  键位布局其实比较科学,左上角HOME,右上角返回,不看说明书,用起来也毫无障碍,足以说明键位及操作逻辑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上下左右”按键的力反馈上,是不均匀的,不排除是装配上的个例问题,但中心“播放/暂停”键的松散且键程较短对体验有一定影响,侧边音量键的按键大小及按键力度有待商榷,有意思的是,戴上原厂的硅胶套后,前面这些问题几乎都没有了,按键手感反馈等都挺好,厂家后期可以参考这方面调教改进。
  M1S的尺寸非常合适,恰好只有IPAD一半的长度,以及修长的比例,本该握感上佳的尺寸因为棱角过于分明,会比较硌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外观真的有一种坚毅且阳刚的气质,很漂亮!总体上,是观感大于手感的体验。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播放器的底部是2.5mm平衡耳机口,3.5耳机口/Line out接口(共用可切换),MicroUSB数据接口。或许是PCB优化尺寸做出的妥协缘故吧,3.5耳机口偏离了中轴线。使用上倒没有什么影响。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机身背面很传统,相对一体化的前面板+边框有一定色差,更黑一点。另外需要说的是,正面的玻璃外屏上下黑边宽度不一致,且内屏的左右两边有轻微漏光,UI的图标及字体在美观度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以上就是关于M1S外观设计上的槽点,如果说,在文章的前半段,你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形挺拔目光犀利但却衣衫褴褛的剑客,那么文章的后半段,就是他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面对强大的敌人,突然拔剑出鞘的过程,至于结果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2.PO口听音测试
  首先是M1S的PO(3.5mm),作为初烧来说,很多人没有耳机放大器,而这几年似是发展趋势的平衡接口或是可更换平衡线的耳机对初烧而言,都略微牵强了,但有这个平衡接口,对厂商的意义大于对用户的意义(别家有你家没有说不过去,我不用但你不可以没有)。
  回到3.5mm的PO上来,这是目前最为通用的音频接口,尽管苹果手机已然放弃且以后少不了各种跟风,但3.5mm接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会是主流。作为音频产品评测选个参照物还是有必要的,有对比试听方可见分晓,参照物是停产多年的台电T51,该播放器当年颇有争议,但争议的焦点主要是在价格心理与做工品质,声音本身的实力还是被认可的,PO的素质虽然远不如LO口,但在推力及解析上仍然值得一提,而M1S的PO口与之相比到底怎样呢?用试听曲目来AB,我觉得比“数码多”动辄搬出价值不菲的仪器测一堆曲线要来得有“情怀”一些,或者更加玄学?其实主要是更容易让人看懂,相同的曲目,你的试听感受获得他人共鸣,那无疑是极具参考性的。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耳机是硕美科的MH463,这款耳机极具潜力,做工扎实声音好,已经停产的东西我没有必要安利,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这款当年仅售299的国货精品,实力可以让很多同价位段内卖牌子卖情怀卖颜值的耳机尴尬万分,然而很多“老烧”对这款耳机吹毛求疵,个人对这种风气表示无奈,便宜的耳机就不能出好声?公关不到位的耳机就该给差评?国产品牌怎么就不能和国外品牌相媲美了?跑题了,主要是这款耳机相对“大手办”要好推,PO口的测试上K701会让机器略感吃力,所以就用它好了,手头上还有几款AKG的便携头戴就一边玩吧,达不到HIFI的水准,只是能响,而事实上,MH463也仅仅刚刚跨过HIFI的门槛,提倡初烧们培养正确的听音习惯,因为你一旦在“动次打次”的路上走远了,就很难再回来了,顺带说一句:国产耳机近年来进步很大,继续加油!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选曲1《Usher-Yeah!》.flac
  亚瑟小子代表作之一,04年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榜首位停留12周之久,这首填词出挑疯狂的曲目,从一开场就以低音轰炸耳膜,动态范围在流行乐中属较大的类型,氛围浓厚,层次感强,对“维密”有研究的应该记得现场立马爆炸活跃的氛围(笑)。
  以T51的PO口表现来说,动态表现有7.5分,但瞬态表现极佳有8.5分,收放有度,因此气势上比较到位;人声表现6.5分,密度欠佳且不够突出易被喧宾夺主;解析力8分,整体上解析值得称道,背景音乐的细节与层次感上尤为出色;低频6分,略感轰头,缺乏弹性,下潜不够深,缺乏凝实的打击力度;总体表现36.5分。
  M1S的PO口,动态范围还是不错的,有8分,但瞬态不佳,有粘滞感,7分,气势上明显弱一些,一开场的爆炸性吸引力没有表现出来;人声表现8分,人声表现则明显优于T51,较为突出,不会被背景音乐影响太多;解析力7.5分,稍逊;低频7分,下潜要更深一些,但要说拳拳到肉的质感,确实没有,我编不出来;总体表现更均衡,37.5分。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选曲2《陈奕迅-K歌之王》.flac
  这是一首局部稍显激昂的人声曲目,饱含情感,因为以人声为主,总体上也谈不了动态瞬态表现,器乐也没有太多低音部,简单一些也是好的,方便比较。
  M1S的PO表现,以结像的位置来看,这款播放器对于人声部有明显的优化,使得人声在位置上更加靠近耳朵,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人声相对突出且清晰,但这种突出把握的算比较合适,没有与高频低频产生明显脱节感,对于以听流行人声曲目为主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优化无疑是非常聪明的,这一环节给高分8.5分。
  T51的PO口,在这首曲目演绎上,非常明显处于下风,在人声密度,真假声切换,声带压抑与放开过程中的细节上,都是完败M1S的,但总体上的解析力又完全不弱,三频平衡性上来说,倒也自然一些,但不管给谁听,都会得出不如M1S的结论,这一点来说,M1S是成功的,有些人声曲目,格外抓耳,很容易给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而T51拿手的似乎是大动态的能量型曲目,轰炸效果显着,无论如何,在这一环节,给予6.5分的低分,及格吧。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选曲3《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K.136-快板》.flac
  莫扎特23首嬉游曲中最有名的一首,奏鸣曲式,以小提琴为主演绎,生动活泼,似一条欢快奔流的小溪。此曲目因为是小编制类的轻快曲目,因此擅长此风格的AKG K314P引入进来提供更多参考性,K314P这款经典平头塞,当年到手后爱得不要不要,有些听音习惯迥异的烧友或以“残废”“垃圾”形容它,但无改喜欢它的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固然是一款“偏科”极其严重的塞子,上盘表现惊艳,它可以“偏科”得如此漂亮,也是其价值所在,据说后来复产后再停产的价格被炒到上千元,有点儿过了,不过要是自己的这条挂了,为了这情怀也愿意多花几百买回来,我希望不会有这个机会。
  T51的PO口,高音延展性有所欠缺,缺乏空气感,但小提琴欢快的节奏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小提琴在极速地拉高或收音时的表现干净利落,绵绵细雨突然冻成冰箭砸下来倒不至于,但这份犀利较容易紧扣听者的心弦,泛音收得略快了一些,总体还算不错,给予7分。
  M1S的PO口表现,整体氛围把控更好更均衡,少了一份犀利,多了一份内敛,小提琴的色调稍显暗淡,在高音延展性上同样不足,小提琴拉高后缺乏那本该最具毒性的一声“丝——”无法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极速拉动中变化多端的弦音有粘黏感,不够利落,总体上表现不佳总归也在水准之内,给予及格分6.5分。
  小结:
  PO口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音频接口,被厂家格外重视或特别优化并不奇怪,这种“染色”在音质表现上,使得两款机器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听音取向,T51的取向是较高的解析与动态,在摇滚嘻哈R&B等快节奏打击乐器参与较多的曲目下表现优异,反之要听舒缓类人声曲目,这种偏激进的取向偶尔可以让你小小激动一下,继而累觉不爱,是一种无法让你真正放松下来的取向……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样的取向总有适用人群,而M1S无疑要传统得多,以人声作为突破口,人声的表现力上可以说非常讨人喜欢,不管是磁性的男声还是富有毒性的女声,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这样的取向是普适大众的。两款播放器在播放古典类大小编制曲目时,都很难让人满意,尤其在通透性上差了很多,要通透,要更高解析,更高推力,果然还是需要上耳机放大器才行,对于初烧而言,个人觉得千元内性价比突出的国产耳放还是非常多的,选择一款与自己播放器匹配的耳机放大器,可以极大的提升前端的素质与推力,应付大耳机时也不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音乐还是需要静下来细细聆听的,随身无HIFI,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有一定道理。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3.LO口听音测试
  LO口的素质其实和耳机放大器有较大关系,耳机放大器旨在增强输出功率,而不同的元器件会带来不同的音色表现,有些耳放胆味浓些,有些则重在还原原始音色,但终归却也无法提升播放器本身对音乐解析的能力,但反过来看,推力强了,耳机更容易发挥出潜在的细节表现能力,因此也可以说耳机放大器可以提高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音质,包括有些初阶烧友用PO口接耳放表示得到了提升其实并不完全荒谬,因为推力强了,有些难推的耳机更容易出好声了,但很多PO口本身的失真表现其实也被放大了,从HIFI的角度来看,是有违初衷的,只是为了推动一些难推的耳机时,这样的方法可以勉强一试,但并不推荐这样子硬上的邪路,升级或增强前端输出是正道。
  耳机方面,因为上耳放的缘故,可以用K701来试听,T51的LO口上耳放以后,可以完全跻身随身播放器的金字塔中偏上行列,极具参考价值,而且上耳放以后,PO的种种槽点也得到极大改善,甚至说质的飞跃也不过分,说真的,我蛮替M1S捏把汗的。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从试听曲目《Celine Dion-Power of love》来看,T51的LO口很要命,女声的高音部表现有直达天际的感官体验,而背景音乐中的打击乐器在低频上力度十足且充满弹性,不断轰击耳膜,整首曲目层次极为分明,解析力非常好,总体表现9分;而另一边M1S的表现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同样毒辣的高音部表现,似乎更为宽广的声场定位,毫不示弱的解析力,一改在PO口测试中力有未逮的窘迫表现,仿若一个放开手脚一战天下的巨人,给9.5分。
  《Akon-Lonely》M1S将Akon嗓音高度还原,人声密度犹如压路机压过一样紧实,充满了质感且磁性极为突出,辅助吟唱部分准确地将包围感凸显了出来,极为抓耳,在夜深人静时突然来一下会让你头发发紧,声场表现极佳,总体表现9分;T51的演绎来说,较M1S少了一份沉静,多了激情,似是表达出了Akon内心寂寥却深藏对音乐的热情,同样9分。
  《Leona Lewis-My hands》玩最终幻想13的对这首曲目或有印象,当年最终幻想13国际宣传片中的主题曲,极为考验人声+解析+声场的一首曲目,器材不到位很容易吵吵嚷嚷乱作一团,T51恰好擅长此类曲目,动态表现比PO更高一线,更强的人声表现及声场定位,背景音中的鼓掌节拍音得到准确还原,看过FF宣传片的感受就是该曲目极具煽动性,让不曾玩过这款游戏的人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让人不禁佩服厂商的选曲水准。此曲目得9分,其实声场要是更开阔一些会更好;M1S的人声优势再次得以发挥,Lewis压低嗓音吟唱时的音色展现出很毒的吸引力,人声的密度磁性都达到播放器本身的巅峰,而声场细节等表现力并不逊色T51,三频平衡度来说,也挑不出毛病,声场似乎还要更开阔一些,9.5分,其实我想给满分。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不是莫扎特的那个,节选自歌唱剧《雅典的废墟》,全曲激昂澎湃,气势恢宏,T51的LO口表现为各类乐器齐鸣时,不妨碍你集中注意力选择其中某一种乐器单独聆听,而放松下来后,澎湃感又会再次席卷而来,还原度非常理想,考验解析力与多种乐器音色还原,声场营造及瞬态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9分;M1S动态稍逊,瞬态稍逊,气势明显弱一些,解析力差不多,8.5分。
  《迪拉兰德-交响曲“国王的晚餐”》该曲目中铜管乐器占据主导,弦乐类为辅,开场就以国王加冕版的宏大气势袭击耳膜,考验大动态及瞬态表现的曲目,T51表现较为惊艳一些,可以给9.5分,而对M1S我基本也再一次确定了其优势项目是人声,绝非是对动态瞬态考验较多的大编制曲目,给8.5分,但并不是说M1S不适合播放大编制,而是风格偏向问题,M1S中频部给予了更多关照,以人声表现为优化重点,因此这样的大众听音偏向其实是无可厚非且符合现实的选择。个人不认为这是什么妥协,而是单纯的产品定位问题,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即便是老烧,也不见得就会经常欣赏大编制古典音乐,而上了耳放的M1S,在素质上也足以让老烧惊讶,会让人感慨,这竟然是一款入门播放器发出的声音。
  小结:此环节最终T51拿到45.5分,M1S拿到45分,其实在试听曲目中选择更多古典乐曲,T51会胜出更多,但倘若选入更多人声曲目,那无疑M1S会博得头筹,总得分纯参考吧,其实意义并不大,总体来讲,和PO的测试结论是相近的,T51擅常大动态古典曲目,M1S擅常人声为主的曲目,而与PO测试不同的是,经过耳机放大器的提升后,M1S与T51已是在伯仲之间,评分时往往让我很纠结,有时候需要反复试听来判断究竟哪个表现更好一些,因此这一环节的分值差基本都在0.5分,我难以分辨这两款播放器,谁更加优秀一些,讲真的话,盲听我也没有十足把握可以准确分辨出是哪款播放器,因为真的是很相近的实力,一耳朵难以言之优劣。
  4.DSD格式的音质体验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DSD作为“极品天碟”SACD的编码格式,近几年来也是火热到不行,哪怕是资源极少,哪怕是一首歌曲就动辄150M往上的尺寸,都无法阻挡发烧友们对其的追捧,M1S虽然作为一款入门播放器,却可以硬解DSD且最高支持到DSD128,至于其他常见无损格式FLAC、APE等,更是毫无障碍,遗憾的是我的古董T51无法播放DSD,因此只好转格式为16bit的WAV格式予以参考了,而M1S凭借这一优势,再一次将“性价比”得以诠释,HIFI发烧友是追求极致的人群,对于DSD的魅力,即使并不认同其实际意义,但也不该否认它确实将音乐本身的素质提升了一个大台阶,而一个千元级的入门播放器,其实正好也是老烧们尝鲜DSD的一个选择。
  试音“碟”选择了《香港高级视听展AV Show 2014 原音精选》,汇集16首中外名曲,高水准制作及选曲,测试器材的首选。详细的试听细节就不一一赘述了,直接说下DSD版与16bit的WAV无损版的对比感受。
  其实在第一首曲目《Beyond-情人》对比上,就已经足够得出结论了,DSD格式的信息量非常之大,体现在人声的密度提升,体现在整体音色的还原,体现在方方面面。相比WAV版而言,DSD几乎没有“数码味”,声底非常纯净,有当年第一次听到松下经典CD机时的惊艳感,这种鲜明的差异性,在16首高品质不同风格的曲目测试中,反复被验证,无论是《Angle》的女毒,亦或是《Sails》里那种无边无际的海浪声,潮起潮落,仿若遥远天际传来的海鸥叫声,加上扣人心弦的吉他演奏简直了……兴许是这张试音碟的制作及选曲太过强大,总之试听这张DSD时带来的惊艳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忍不住想要反复听,且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甚至偶尔会因为听这张碟而忘记时间。
  小结:
  尽管之前我对DSD这样的HIFI新热点内心是排斥的,我原以为这可能是厂商们炒作的又一个噱头,然而不考虑资源的匮乏,仅以素质来讨论的话,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器材足够到位的情况下,DSD对于HIFI体验的总体提升非常显着,你会发现那种怎么听都不累的感觉真好,所谓的“空气感”并非是虚构之词,而相信通过厂商们共同的努力,DSD在得到广泛推广后,资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音乐制作本身的高素质,有望再次回归。
 aune M1S:只闻风雨之夜那一道浑然霹雳,即为惊艳?
  尾声:
  很抱歉没能控制好篇幅,快餐文时代下,这样的“长篇大论”实在有点儿给大家添堵,但是这款播放器作为HIFI器材,有一定严肃性,写这么多,只是想给初烧们更多参考,如果M1S是一款手机什么的快消费电子产品,那无疑要简单得多,最后再给M1S总评下:这是一款设计用料做工并不是特别考究的一款HIFI播放器,但在声音上却要考究得多,PO口本身就有不俗的实力,LO口上耳机放大器后的表现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尽管我因为耳机方面没有与2.5mm平衡口匹配的测试条件,但理论上,平衡口的素质应该介于PO和LO之间。从可玩性上来讲,这款入门机型既可以上耳放,又可以玩平衡口,既可以通杀传统的各种有损无损格式,又可以硬解至DSD128。对初烧新手来说,入手一款有后续发展潜力的播放器无疑是性价比之选,对于老烧而言,一款足够便携且可以硬解DSD尝鲜试试的机器也并非就难入法眼。M1S的整体素质在千元左右的同阶播放器中应该是机具竞争力的,希望厂家继续努力完善,期待有更加出色完美的产品!
  严肃了这么久,放松放松,你若是想要问“风雨之夜的那一道浑然霹雳”是否就说的是M1S?很显然,那只是个不知所谓的标题罢了,那道霹雳带来更多的是惊吓,而不是惊艳,233333……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