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来源:www.erji.net 发布者:爱发呆の猪 版权:转载

开始正式评测之前我先说明下,在此向提供试听的官方致个歉,因为之前的确少有玩捆绑的经验,本屌丝手上没有靠谱的对撸线,因而在这次试听前草草的收了一根坛友出的 "福利线 ",耳放收到基本上都是拿这根线听得多...

  开始正式评测之前我先说明下,在此向提供试听的官方致个歉,因为之前的确少有玩捆绑的经验,本屌丝手上没有靠谱的对撸线,因而在这次试听前草草的收了一根坛友出的"福(pian) 利 (yi) 线 (huo)",耳放收到基本上都是拿这根线听得多,经过各种专辑的轰炸,本来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但是!!本屌丝直到试听周期的最后几天才发现这真是条"好(keng) 线 (huo)",跟B1原配的对撸线比较起来都明显的听啥啥都糊,声场挤到一起风中凌乱...
  介于此,本人觉得本着要对试听产品负责的态度,在向群内众基及坛内大神们请教后,周末下单了两条相对靠谱点的对撸线,奈何仍是赶不上试听的时限,所以唯能周末在家用官方配机的那根对撸线重新听了一下...但是时间有限,很难针对不同风格的曲子形成一套完整的听感和评估,唯能等订的对撸线到了以后再仔细重头听起...心里感觉略对不起提供试听机会的Aune官方,只能先致歉,先主要跟大家分享下B1的外观部分和部分听感,待后续补充更为详细全面的听感报告,望谅解...
  以下是本次试听用到的一些器材,奈何俺的901正在返厂升级901s的过程中所以只能搬出家里的两个老家伙做前端喂喂B1了,其实D250也就是出来露个脸,基本上都是D8做前端LO输出给B1...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出场的还有之前购置的山灵新出的H3,其实这段时间对于小耳放的兴趣蛮大的,加上之前已经出掉的创新E5,在这里也会简单说说这几个便携小耳放之间的使用心得...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外观上,和山灵H3对比,这两者一个是金属拉丝的工艺,一个是金属面喷砂,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当然对于我而言我更喜欢B1的拉丝工艺,现代感更强一点,而且B1的"透明胸罩"很有意思有木有..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单纯从顶部电位器的形式来看,其实H3看起来更"酷炫"一点,但是我个人觉得B1将Line in和Po out口同样设置于顶端的做法的确比较适合捆绑其他便携播放器使用,而山灵的H3将Line in接口设置于底部,PO口设置于顶部,则比较方便与苹果手机进行捆绑,其实从这点上也能看出这两款耳放定位上的区别,后文我会详细说起...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山灵的H3在功能上较B1更丰富一些,主要体现在手机蓝牙解码输出这方面,H3是一个蓝牙耳放一体机,通过顶部的拨杆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而B1则是纯耳放,这使得H3在处理手机音源的时候比B1更加具备优势...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两者体积相当,实际拿在手上把玩的话,山灵的H3会略显纤细一点.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B1背面的设计我个人感觉是蛮不错的,仿皮革的面一方面在颜值上有加成,另一方面在捆绑的过程中增加了摩擦力,是个挺不错的贴心设计.
一篇略带遗憾的听感报告——Aune B1小记
  B1提供了高低电流输出和高低增益输出之间的切换,实际使用过程中体验很好,特别是电流增益的调整,在面对一些更吃点流的大耳机的情况下,高电流的输出增益往往能够带来比高增益更好的声音效果,因为我测试用的大耳机只有家里的K551一只,这只耳机在B1下只需要将电流增益打到高档,输出增益保持在低档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听感.

  试听用的后端主要是小塞子K3003和大耳机K551,其实这两者都是看似不太难搞其实很难搞的东西...K3003灵敏度高很看前端输出的控制力,K551这货推力不够声音线条纤薄的蛋疼,推力太猛控制力不行的话高频部分会很亮很刺耳,不过好在这两者在B1的驱动下表现都不错,所以这边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
  因为前文介绍到的原因,本屌只来得及在官方提供的对撸线下详细听了小克伯莱的《勃四》和林凡的《爱情很突然》两张专辑,加上到手的B1是全新的机器存在未煲开的诸多原因...所以听感上有点寒碜...简述下D8的风格做个参考,这台DAT素质尚可,但是推力比较缺,驱动K3问题不大,大耳机就算了,声音风格上比较强调线条感,是精致走向的日系风格,但是又有DAT特有的中性带暖的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台床头机.
  这里着重点一下我认为的B1的几个非常具备的优点:
  1、声场表现惊人的好
  这个不是单指声场的大小,而是在同规模声场下乐器定位的稳定性和声音扩散表现的规整性,D8这台小机器在声场表现上比较一般,但是上B1后用K551听能够明显感觉到声场的良性改善,乐器定位精准,纵向声场上打开许多,结像也变得十分稳定,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2、细节还原度很不错
  仔细听加上B1后的表现,可以感受到乐器表现的细节更加丰富,大提琴拨弦的质感让人印象深刻;
  3、味道比较中正,的确是能够比较直接的反映前端和对撸线的素质
  这点感受很明显!一方面是被"福利线"坑了一把,另一方面,因为要和H3作比较,所以也拿我的华为美腿七做前端直接连两个耳房试验过,这个后文详细表,反正得出的结论就是,B1这个耳放,前端的声音风格和对撸线的质量对其最终出来的声音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能够比较中正的反应前端素质和风格的耳放是正确的路子,所以在搭载D8做前端的时候,B1出来的风格就是比较细腻的,线条感较强的风格,提升的地方在于声场的规模和稳定度,这点在听大编制的时候感觉明显;
  4、推力十分给力,但是力大并不会声粗
  原本担心B1驱动K3会得出跟之前用LP5金版一样的"热情洋溢但是线条粗旷"的听感,实际听下来还不错,细节依然是细节并没有被冲糊掉,但是电位器真的只能打到很低很低就轰隆隆的响,其实驱动K551也只需要非常小的声音刻度就足够了,高电流增益下声音已经基本打开,值得表扬的是B1的电位器非常灵敏,即使是很小的调动也能带来音量大小的及时响应,并且本人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其在低音量范围内偏音的问题;
  在数落下目前感觉不是很喜欢的地方:
  其实问题主要集中在高频,D8和K551的低频都不是强项,所以听勃四第一乐章最后的几下定音鼓不带感我也认了,但是小提琴组高频起来感觉声音有点硬就没办法了...另外,声音的整体线条都比较紧,泛音对于我来说偏少了一点,可以算是比较干净利落的声音吧...再者声音的厚度稍薄了一点,带来的问题就是听弦乐组齐奏的时候少了点"肉感",当然这可能是对撸线或者前端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个人口味的习惯
  从续航来说,没有详细测试这个,不过目测驱动大耳机在打到高电流增益的情况下6~8小时的续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电量检测的设置比较坑爹一点...每次我都的盯着那个快速闪烁的小绿灯不停的问自己,这到底是闪了4下还是3下...擦...
  下面正好借这篇文章说一下H3/B1/E5之间的一些问题.

H3的定位应该更加偏向与手机进行搭配组合,E5则是兼顾了PC使用上的需求,而B1则定位更多面向与专业播放器捆绑构成随身系统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在与手机组合的适用性上,H3完败B1
  很简单,虽然蓝牙输出解码受到音源信号传播的限制,很难完成高码率文件的传输,但是实际听感组合起来,H3通过蓝牙解码后输出,能够到来更舒适的听感,虽然素质上达不到专业播放器的水准,但是声音润,在解析提高的基础上,很好的补全了手机直推出来的干冷薄的数码声,H3现在听的越多,越觉得这个小机器的能量比较偏向于中高频段,低频的改善较为一般,但是在听一些大编制或者器乐曲目的时候能够使得原本"完全不能听"的手机提升到"可以将就听听"的程度,而在表现人声流行的时候,虽然不可避免的有中频人声部分比较贴耳的感觉,但是的确使得人声更有厚度,整体更加舒适耐听,而且也达到了本屌听流行的声音素质要求,加上 蓝牙解码非常方便,的确是出街手机组合的首选;
  而B1搭配手机,因为只能通过手机的PO口伪装LO接入B1,所以搭配出来的听感十分糟糕,就像是把手机的冷薄脆的特点重新放大了一般...反正听不下去~
  其二:E5的适用面更广,但是单纯在声音表现上个人觉得不如其他两者
  E5的声音线条比较硬和干,也许会有人喜欢这种风格,但是我个人觉得听歌听歌,听得舒服才行,这种比较紧和硬的味道是我所不喜欢的,就像钢琴,很多人都说钢琴的声音应该具备穿透力,可是真正玩过乐器和爱听现场的朋友应该知道,真正钢琴的声音应该像是"用棉花包住箭头的箭",通透的情况下,每一声琴键按下最终都是柔和而丰富的声音才是对的,而那种尖锐的破入你脑壳的钢琴声本身就是错误的,我对很多乐器的声音理解都是这样;
  但是E5有个很好玩的SBX音效,这个在听歌上完全没用(也可以说反作用),但是连电脑看大片的时候超级爽啊...而且因为E5有两个耳机插孔,所以使得看电影时可以与好基友一起分享...男女对视,男男对撸,其乐不穷有木有
  其三:B1更适合搭配解码部分做得比较好的随身播放器使用
  B1比较真正反应前端和线材风格的特点,我个人认为其比较适合相对比较严谨,要求较高的"发烧友",因为前端声音不好,咸菜太烂出来的生意真的很惨....但是单从声音素质上来说,我觉得B1比较H3和E5都有优势,我也试过H3的耳放部分,比较B1来看首先是解析上差一筹,驱动大耳机时推力也没有B1那么充沛,声场和大动态下的瞬态和结像的稳定度表现不如B1...
  基本上本篇内容暂告一段落,其实我很想测试B1在小编制室内乐和各路人声下的更详细表现,可惜只能留待后话了...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