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乐Divini Kit-M音箱套件试听记

三年前,天乐Divini推出了他们第一对DIY音箱套件Kit-D,U-Audio编辑部也拿到一对。从拆箱到组装,几位编辑同仁一起参与,边组装、边拍照、边品头论足,好生有趣。组装完成后架起试听,大概因为是自己组装的缘故,试听音箱也特别有亲切感。

当时初见Kit-D,郭总编还说,这对音箱的样子活像Dynaudio Micron小音箱,颇有向经典音箱致敬的意味。

姑且不论当初Kit-D是否有意“复刻经典”,那个套件确实带给不少朋友实作乐趣。制作音箱其实没有那么容易,不是东拼西凑买几个料件,拼装起来就能好听的。单元制作或挑选、分音器设计、箱体设计、乃至于挑选被动元件,无一不是学问。这就是音箱制造商的know-how,尤其是个中许多眉眉角角,还有特别的调音手法,这才造就了千百音箱不同声。

音箱套件

天乐这套Kit-M比起当年的Kit-D要大上不少。面网采磁吸式设计,因此前帐板上没有任何固定面网的卡榫或孔洞,音箱看起来更素雅。

套件组装简单,一根六角扳手就搞定

天乐的这个Kit-M套件就跟之前推出的Kit-D套件一样,由原厂将需要专业把关的关键工作先做好,消费者只要简单组装,即可完成一对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音箱,还不必担心这里不对、那里有错。什么最困难?无非就是分音器和音箱箱体,不是每个音响迷都有手电焊的好功夫。

至于箱体制作,榫接、上胶、黏合也都要经验,至于箱内贴附的吸音材料,用量几何也都要计算。这些麻烦事,天乐都帮您搞定了。因此,您组装时不必动电烙铁,也不必亲手上胶,只要拿一把六角扳手,顾着上螺丝即可。上IKEA买过家具吗?天乐的音箱套件组装,甚至比组装IKEA家具还容易呢!

音箱套件

套件共有两箱,一箱是单元、分音器、螺丝;一箱装着两个音箱和背板。

音箱套件

所有零件摊开桌上,单元、分音器、端子座不会搞错,但螺丝请看清楚,不同长度规格的螺丝用在不同的地方。

产品分装在两个纸箱里,两个音箱箱体装在一个较大的纸箱,另一个较小的纸箱当中,则装了音箱单元、分音器、螺丝等配件。按着组装说明书的指示,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来,就能很顺畅的完成。组装时有几个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在此提醒各位:

第一,内六角螺丝口径都是M4尺寸,但长度有别,各有其功用,不要用错。最长的20mm用于锁定箱体背板,次长的14mm螺丝用于固定单元、分音器与音箱端子铝板,最短的8mm螺丝则用于将分音器接线锁定在音箱端子上。原厂贴心地附上一只内六角螺丝扳手,所有组装工作都靠它完成,当您锁完66颗螺丝之后,您的Kit-M就可以上机唱歌了。

第二,在接线时,务必注意极性。每一个接线的步骤,都要留意极性正确,才不至于事后发现声音有问题,却还要逆向拆解,一环一环找问题。原厂特别在配线上以颜色为区别,方便消费者组装时辨识正负极以及高低音。即便如此,还是请用家看清楚分音器的出线标示再下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就遇到状况。

音箱套件

音箱箱体装在一个大纸箱内。

音箱套件

此箱内装两个音箱音箱总成,包括空箱(内部都贴好了波浪吸音棉)、背板(已黏妥低音反射管)、磁吸式面网。

由于明白接线极性正确的重要,我在组装时特别留意接线的极性标示。在组装第一支音箱时,我小心地每一次接线,都回溯到分音器出线处,确认极性无误后才接上。组第二支音箱时,因为有了经验,就没那么费心,只按着说明书的指示接线。

完成后一上机试听,天啊,这是什么声音:没有音像,没有聚焦,声音是发散的。我明明很小心了,不应该出错才对,怎么声音好似反相了呢?我找同事讨论,确认声音反相了,心中纵有不服,还是得拆开检查。后来才发现,原来其中一支音箱的分音器出线有错,原本有蓝色边线的音箱线应该是正极,结果那一个分音器的低音出线,在原厂组装时却反接了。

倘若按着组装步骤,最后要连接单元时,分音器出线端会被箱内吸音棉遮盖住而难以确认,因此在组第二支音箱时,我就便宜行事,只认线色没认出线口,这才出状况。排除接线问题之后再试,这样声音就回归正常了。基于上述经验,在此奉劝消费者,组装时顶好多费点心,确认出线的极性再连接。

套件制作精良、用料精挑细选

话说这对Kit-M,箱体就跟Kit-D一样,采用桦木夹板。就连国外大厂,身价贵上几倍的音箱,都很少采用桦木夹板做箱体,而多半使用MDF板。原因很简单,相对于桦木夹板,MDF成本低而且加工容易,适合从事大量生产。那天乐为什么要用桦木夹板呢?因为经过高压黏合的桦木夹板,硬度更好,谐振更低,可以避免MDF箱体本身特性所带来的音染。因此,即使箱体成本更高,天乐还是选用桦木夹板为材料。

音箱套件

不同于Kit-D使用Scan Speak单元,天乐为Kit-M挑选的是Morel的单元。高音单元的型号是Morel CAT-308,这是一颗1.1寸的丝质软半球高音,振膜表层经过Acuflex涂料处理,音圈套筒和绕线用的都是铝质材料,可耐受大电流而不损坏。此单元向上延伸可达25kHz,选用这颗单元,能让Kit-M的高音延伸性更好。

中低音单元是6.3寸的Morel TIW 634Ft,使用复合材质聚合物振膜,音圈选用钛金属作为套筒材料,以铝质细线绕制而成。音圈口径足有3寸,大口径音圈可缩短音圈的长度,这样,音圈在磁隙间的前后移动距离较短,如此磁力系统能以更有效、准确地控制音圈的游移。

此外,音圈与振膜相接的直径更宽,在单元活塞运动时,振膜表面也就更稳定、更不易形变。上述理由能带来理论上更低的失真。磁力系统由双磁铁构成,铝质框架则给予单元稳定的支持,开放的框架结构更提供了有效的散热。

音箱套件

天乐为Kit-M挑选的是Morel的单元。中低音单元是6.3寸的Morel TIW 634Ft,使用复合材质聚合物振膜,音圈选用钛金属作为套筒材料,以铝质细线绕制而成。

魔雷喇叭

磁力系统由双磁铁构成,铝质框架则给予单元稳定的支持,开放的框架结构更提供了有效的散热。

魔雷喇叭

验明正身:由以色列Morel原厂手工制作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颗Morel的高音单元,零售价一个就要一百块钱美金($99.99,还不含税),这颗中低音单元则是一个一百五十块美金(同样是未税价)。这样光是四颗单元就要五百元美金。再加上:桦木夹板箱体、分音器、音箱端子等材料,天乐为Kit-M开出的28,000定价,可真是划算。我实在不知道天乐在想什么,这样能赚得到钱吗?

魔雷喇叭

高音单元的型号是Morel CAT-308,这是一颗1.1寸的丝质软半球高音,振膜表层经过Acuflex涂料处理,音圈套筒和绕线用的都是铝质材料,可耐受大电流而不损坏。

魔雷高音喇叭

Morel CAT-308高音单元的背面。(因为振膜突起,为了顺利拍摄单元背面,因此摄影同仁以避震脚锥架高,脚锥可不在套件项目中喔。)

魔雷喇叭

这颗Morel的高音单元,零售价一个就要一百块钱美金($99.99,还不含税),这颗中低音单元则是一个一百五十块美金(同样是未税价)。这样光是四颗单元就要五百元美金。天乐为这个Kit-M真是好料尽出。

除了音箱和单元用上高单价、高成本的材料,其他地方也都显出天乐的用心。分音器的用料看来都是经过挑选的,其上大型电容和空心电感,尤其显眼。

其中台制Bennic电容,虽不是音响迷心里的发烧用料,但它们也是本土老字号,料件品质稳定良好。Kit-M采取三阶分音,以-18dB/oct的方式,衰减高音与中低音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从单元选择、音箱制作,乃至分音器设计,看得出天乐是已追求精确、传真的走向来打造Kit-M。

音箱分频器

分音器的用料看来都是经过挑选的。其中台制Bennic电容,是本土老字号,料件品质稳定良好。Kit-M采取三阶分音,以-18dB/oct的方式,衰减高音与中低音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

此外,音箱背面的音箱端子底座,是整块铝板,以四枚内六角螺丝锁定在音箱背板上,面积更大、质量更重,谐振点也就更低,不但看起来颇有高级味,还能兼顾声音考量。音箱端子也讲究,端子本身是红铜材质,正负极端子分别套以红色和黑色的螺帽,表面施以雾面喷漆,为音箱质感加分不少。

还有,网罩采用磁吸式设计,因此箱体正面看不到任何固定网罩的孔洞或榫柱。数到这里,真的让人很难相信,这般里里外外、处处用心的音箱,只要28,000元新台币。

音箱端子

音箱背面的音箱端子底座,是整块铝板,以四枚内六角螺丝锁定在音箱背板上,面积更大、质量更重,谐振点也就更低,不但看起来颇有高级味,还能兼顾声音考量。原厂就配附了手工制作的跳线,端子使用了纯铜镀金的O型端子。

气势、规模、频宽都胜Kit-D

我将Dinivi Kit-M接上U-Audio试听室的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这是一台对应4欧姆音箱时有150W输出的综合放大器;虽然价位上似乎有点不太相称,但其输出功率搭配Kit-M正好,而且若这样的组合能够出好声,岂不更显出Kit-M的超值吗?刚开声的时候,感觉声音有点紧,高音有点犀利,且音质偏属刚硬,低音则略感澎湃。我心想:既是新音箱,当然要Run过再说。于是在正式试听前,花了两周时间先Run-in一下音箱。

Run-in过的Kit-M,体质还是偏属阳刚,但声音的锐利感较不若刚开声时显着,听起来滑顺些、自然些。Kit-M比起Kit-D果然显得大气的多。Kit-D个头小,用上足够功率的放大器,也能推出有模有样的气势和动态;当初总编Jerry评测时,就夸它“看起来像玩具,听起来确有不简单的气势”。但是,Kit-M的箱体比Kit-D大的多,6.25寸的中低音单元也比Kit-D的4寸中低音大,一开声就立刻压下了Kit-D。

Kit-D的声音相较之下,显得细致而斯文,如果以小音量近场聆听,模拟书桌用或录音室主控台的情境,Kit-D干净、爽朗的声音,兼具束结、快速的低频,实在好听。

音箱接线端子

音箱端子也讲究,端子本身是红铜材质,正负极端子分别套以红色和黑色的螺帽,表面施以雾面喷漆,为音箱质感加分不少。

Kit-M呈现出更完整的频宽,尤其是丰沛的低音量感及饱满度,让音乐听起来更显立体。但过近的聆听距离还显不出Kit-M的好。把两支音箱的间距拉到160cm,我则退到距离音箱约2m的位置,音箱不作toe-in,就立刻显出Kit-D到底是小音箱,无论形体感、舞台规模、音乐气势都逊于Kit-M。


声音性属阳刚,果断理智、细节明朗

聆听Ann-Sophie Mutter演奏萨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DG 0289 437 5442 2),小提琴的声音略带硬度,中高频相当扎实,听起来显得果断、理智。流浪者之歌那颇有气势的开头,Kit-M唱的气定神闲,场面是宽宏、壮大的,如果没看到音箱,甚至还会以为是对中小型的落地音箱。中段的小提琴独奏,Mutter小提琴演奏的许多细节都听得清楚明白,Kit-M听起来没有那么多愁善感,却因为细节清楚,而让人在情绪以外找到另一条“神入”的路。

流浪者之歌

到了乐曲最后,乐团能量张放之时,Kit-M把乐团规模称得够大,这时我感觉它的低频相当丰满,而且有点过头的感觉。这怎么办?我起身在试听室里踱步,看到墙边的另一对脚架,于是心想:不妨换这对试试看。这对脚架的高度稍比先前那对矮几公分,但是脚柱里头灌了铁沙,因此整体质量更重。

换了这对脚架,变化立刻可辨。声音显得更沈稳一点,毛边变少了,声线也就更为清晰,形体感也就更浮凸一些,低频线条稍微收束。听同张CD的第二轨Wieniawski的传奇曲(Légende in G),在小提琴独奏时,弦乐部时而以拨弦伴奏;换过脚架之后,小提琴拨弦的声音更清楚、立体,double bass的拨弦比较收敛一点,不至于那样庞大。

低频过多?怎么回事?怎么办?

但我还是不满意,仍觉低频段不够清楚,而且正是因为低频量感太多的关系。我去找了两块超细纤维布,那是美编同仁为器材拍照前,用来掸拭器材灰尘和指纹的。我把擦拭布卷起来,塞住Kit-M背面的低音反射孔。这么一来,倒有点效果,低音量感比较少了。不过,全频段仍不够均衡自然,而且又有新的问题,我感觉声音变得比较呆滞,活生感不见了。抽出擦拭布,这下声音比较活泼一点,可是那轰然的低频也跟着回来了。

“是因为放大器的关系吗?”我狐疑地自问着,接着我把Kit-M接到Integra DTR-50.7上,这是每声道有135瓦出力的环绕放大器。接上DTR-50.7,Kit-M登时变得比较柔和,重听Mutter拉奏的流浪者之歌,激情少了几许,浪漫情怀倒增添几分,小提琴也显得婉约,不似先前那样果决明快。

环扩有个好处,就是有数位等化可以调整,这也是我起意换放大器的主因。我把Bass量感调小,三频比例也跟着匀称一点。既然EQ调整有用,我就再试一试,换上Logic A-35。这是台平价的两声道综扩,比起LAV-60 MKII,在价位上搭配Kit-M更为合理一些。换了放大器,声音立刻不一样了,中频部位稍微放大一点,因此感觉音像略往前移;此外,这时候感觉音场比较浅一点,声音略趋平面化一点。看来Kit-M对彰显放大器特色,似乎颇有一套。

Logic A-35也有高低音的EQ调整,我照样衰减一点低音量感以换取低频段的清晰度。可是,总不能老是得靠放大器的EQ调整吧?虽然这正是一些放大器上设置此功能的原因,让用家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调整频段,以获致较为均衡的响应。要是音箱非得靠EQ调整来衰减低频,声音才会均衡好听,那也不是办法。

魔雷喇叭

Morel TIW 634Ft使用3寸音圈,因此中央的防尘罩口径特别大。

魔雷喇叭

此单元向上延伸可达25kHz,选用这颗单元,能让Kit-M的高音延伸性更好。

最终疗法—换线材,有效!

这下怎地是好?我站在器材区思索着。这时,灵光一动,我上楼回到座位,在抽屉里翻出一对讯号线,“换线试看看吧!”

我把连接Audiomeca Elixir DAC与放大器的讯号线Xsymphony XP-OCC Infusion取下来,换上这对纯银讯号线。这线不是正式厂线,是一位长年精于线材制作,也兼职录音工作的朋友做的。他为了录音需要,自己设计线材、找工厂依规格制作捆线,好供他录音使用;用不完的线,就做成讯号线在网上贩售。

这对纯银讯号线,声音透明度很好,高频延伸具有光泽,丝毫没有低价银线的毛躁感;但缺点是低音的量感比较保守一点。我先前是拿来接在家里的黑胶唱盘与唱头放大器之间,后来拿到办公室用于耳机系统上,因为它线身既细且软,用在桌面系统正好。这下子,让它立了功了。

换上这对纯银线后,声音出现大翻盘。“Yes!”我一时忘形地叫出声来。折腾一个多小时,这下所有疑虑都抛开了。原本澎湃汹涌的低频,登时收敛起来。没错,都是低频的问题,低频量感一收,全频段就均衡了。原本还以为声音阳刚的Kit-M是个肌肉型壮汉,这下才发现它的真面目是位精壮型男。

Kit-M的声音仍旧维持着略带刚性的色调,但因为低频量感少了,声音的层次感就更易浮现。原本它就是细节再现清楚分明的音箱,但当初低频过厚的时候,一些细节会在低频涌现时被遮蔽掉,这下就更清楚了。原本的细节只在中频以上,厚重的低频几无解析可言,但现在不是这样,听double bass拨奏时,不再是一团一团、不清不楚,而是相当有画面感的,得见乐手抚弦的动作,琴音也是立体浮凸的。

声音质地结实、密度高

听Martha Argerich在2007年Lugano音乐节演奏Poulenc的双钢琴协奏曲,此曲有着爆棚又激昂的开场,两架钢琴带着狂喜进场,以一种戏谑的腔调,一搭一唱着,又宛如双人舞一般错身,乐团则在旁帮着腔,把情绪带往高点后,全曲节奏趋缓,登时转入静谧,在将近乐章结尾处又如梦惊醒般回到开场的速度,这才在热闹中结束了第一乐章。

在Kit-M上听,那钢琴跳跃式的断奏富有动感,音粒分明而且质地坚实,Argerich的琴音往往带着一种她特有的坚毅气质,Kit-M的表现相当到位。Poulenc巧妙地运用了打击乐器营造活泼欢愉的气氛,位于乐团后方的打击乐手敲起响板时,那清脆响亮的响板声音,质地结实而有密度,相当有实在感,不但指出了它的位置,更把乐团舞台的深度给拉了出来。Kit-M的音场形塑能力不俗。

唱片试听

直言无隐的豪迈性格

因为Kit-M的声音特色,我又迫不及待地换上“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这张经典的吉他现场录音。在第一首“Mediterranean Sundance”里面,Al Di Meola与Paco de Lucía同台飙奏,无论是刷弦力道的表达,或是快速拨奏的诠释,尽显大师弹奏的勃发意气。我先前说过Kit-M的细节处理相当清楚,这张录音正可为我这句评论作见证。

位于左边的Paco de Lucía不时以左手按压吉他低把位,右手快速拨弹,我听见的不仅是音符,更听见了那琴音中蕴藏的紧张感。Al Di Meola在弹奏时,刷下手指时,先行以指头敲打琴箱,那敲击声也能听得分明。越听越过瘾,我不由地转大了几格音量,音像依旧稳定不飘散,用Kit-M听起这张录音真是爽快极了。

好听又好玩,还有升级空间

在组装过程里,我觉得Kit-M的用料真不像是28,000元的音箱,卖这个价钱,真是超值。试听过后(还经过一番波折),我要说,它的声音也绝对对得起身价。这是一对相当敏感的音箱,对于前端器材的特性,能够很清楚的指出其间差异,这可从我换放大器、换讯号线的历程得知。对于音箱的摆放—如脚架选用—也相当敏感,因此,当您使用Kit-M时,要注意每个小地方,稍一更动,可能都会影响声音。

如果您本身就是个音响DIY的能手,Kit-M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您“玩味”的,包括更换分音器零件、修改低音反射通道的长度、更改内部吸音材料与容积量、把插接pin抽掉,改成用焊接的。可以玩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我信天乐开发出Kit-M以及之前出的Kit-D,就是要让音响迷自己动手玩。原厂就曾向我表示:“这些套件不仅能让人享受组装乐趣,更能藉由DIY的过程,认识并理解音箱的原理。”动手组、动手拆、动手改,乐趣都在Divini Kit-M。

组装很简单,就跟你买IKEA家具一样,单靠一支六角扳手就能搞定。依原厂的组装说明书,先把接线铝板固定在背板上。(请使用14mm的M4内六角螺丝)

音箱组装

在背板内侧,低音反射管是以热溶胶黏合固定,施工前请留意,不要太大力,以免脱胶。图中见到的是固定分音器的孔位,孔洞上方还要垫上内附的橡胶垫圈,以为避震。组装时可不要忘记。

音箱组装

固定分音器的螺丝请用14mm的M4内六角螺丝。

喇叭线

天乐为Kit-M选用的内部接线,可不是随便找来的,而是用上DC Cable的SPK-200高级无氧铜音箱线。

分频器安装

固定好分音器后,就请将分音器输入线锁上音箱端子。此时,请务必留意接线,原则上,包覆红色热缩套的接高音、绿色者接低音;线身上有蓝色标线的一端接“+”极,另一端接“-”极。然而,谨慎起见,还是请在分音器端确认极性后再锁定。

背板安装

这是整个背板总成完工后的样貌。

背板安装

接着,请将组装好的箱体背板固定于音箱箱体,使用的螺丝是20mm的M4内六角螺丝。这个长度的螺丝仅用于固定背板。

单元安装

组装好箱体之后,就要固定单元了。高音、低音单元先装那个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接线不要搞错。

喇叭安装

原则上,将分音器输出线有蓝色线条标示的接在“+”极,但一如我在文章中所述的经验,请还是谨慎地确认分音器出线无误后再予施工,一旦接错了,声音就反相了。

固定单元

固定单元的螺丝请使用14mm的M4内六角螺丝。锁螺丝绝对有学问,讲究的玩家大可实验力道和磅数对声音的影响。

单元接线

高音单元接线也是如法炮制。

单元接线

务必注意接线的极性。

单元固定

将四只单元都固定好,就大功告成了!

音箱箱体结构

图中可见箱体内部还有补强结构,而且补强的骨架也是使用桦木夹板。您也可注意到螺丝孔洞都有金属套,这可让您反覆拆装也不怕螺丝滑牙。

低音反射孔

低音反射孔通道的长度与低音量感有关,这是原厂的设计,自有其道理。

器材规格
型式:二音路二单元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灵敏度:87dB@1W/m
最大承受功率:160瓦
平均阻抗:4欧姆
频率响应:39~23kHz
尺寸(HxWxD):320 x 190 x 260mm 
重量:6.95kg
售价:28,000元新台币
代理商:天乐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