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来源:www.dgtle.com 发布者:dgtle 版权:转载

终于结束了一段忙忙碌碌的日子,最近几天偷回来的一些时间,翻了几本书,听了几张唱片,喝了几杯普洱,清洁了一下许久都没开过的黑胶机.最早...

    终于结束了一段忙忙碌碌的日子,最近几天偷回来的一些时间,翻了几本书,听了几张唱片,喝了几杯普洱,清洁了一下许久都没开过的黑胶机.最早,黑胶带给我的也只是一种怀旧的感觉.好吧我还是坦白了,大概也是想往自己的脸上贴些小资的金粉--想一想,在人人玩CD的时候,你家里却摆着一台吱吱呀呀仿佛回到1831的黑胶唱机,多有品味的事啊!日子久了,却爱上了黑胶唱片的声音.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很多人知道黑胶,是通过报纸的收藏版面,或者在好莱坞大片里,我们看到《石破天惊》里的尼古拉斯?凯奇,他潇洒地回答别人的提问"黑胶与CD相比有什么好?":声音不同,聆听的感觉亦不同.很多时候,黑胶唱片成了一种潮流作派,就像一些咖啡馆或书店里,会在墙上粘贴几张破旧的唱片,以如此虚假的知性方式吸引客人.我们在阅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时,亦经常被村上君妙笔生花的黑胶经历所迷惑.我们在阅读尼克?霍恩比的《失恋排行榜》时,一定从情感上被"我"的唱片收藏所击倒.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昨天晚上我重新整理我的唱片收藏:我常在有情感压力的时候做这事.有些人会觉得这样消磨一晚的方式很无趣,不过我不是这种人.这是我的人生,而且能置身其中,让你的双手埋没其间,触摸它,感觉很不错"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在很多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异类,喜欢收藏经典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既然是经典的东西为什么我不保留下来呢?即使在ipod成了全球旋风,但我觉得玩黑胶非但不是淘汰的老土之物,而且还是一种品味的生活方式哦,至于是不是有人认同则另作别论.N年之前的《羊城晚报》看过一片关于黑胶的文章,具体内容我忘记了,但是有这么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码录制的CD太过工业化,声音纯洁、轻灵、飘浮.
    黑胶唱片虽然是模拟录音,但音域宽厚,特别具有一种现场氛围,虽然偶有哔卟声,也仍然无法阻止人们对它的热爱." 黑胶唱片还给我提供了源自手工的DIY乐趣.为了能够听到最纯真的黑胶,我曾在不停的换音箱,当然这是建立我买不起昂贵的HIFI的器材上.最后我找到了EVEN,毫无疑问它不是最好的音箱,但它却符合我听黑胶的感觉.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我所收的黑胶又与别人专注于粤语、古典、爵士有所不同.买得最多的却是中文唱片,尤其是台湾歌手的唱片,更是见之即买,不计成本,无论是张洪量、罗大佑、赵传、高明骏、李宗盛、邓丽君、蔡琴、丘丘、张清芳、王靖雯--黑胶时代王菲还叫王靖雯,出了三张,所幸我都收齐了.所以我往往比较难挑到适合的音箱.
    even配置的长冲程4寸防磁单元特别采用麻点松压纸盆,声音覆盖范围均匀全面.最重要的是even抛弃了数字时代的虚假渲染,没有混为一团的呜呜响,而是回归厚实保真的中低频,凝聚力与张力都非常不错,这或许是我选择它的原因吧!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时常,夜已深,差不多已是午夜十二点,腰酸背痛的我,泡上一壶铁观音,放一张黑胶,躺在暗夜的地毯上聆听,最怕的是迈尔士?戴维斯的小号,不但催情,而且直达肺腑,撕心裂肺,那一刻,世界是属于音乐的,属于黑胶的,没有工作、女人、欲望,有的只是声音在耳畔的流动.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除了黑胶,我还喜欢收藏其他经典的东西,当然痴迷程度和迷恋黑胶比起来还是略显不足的.经典的机械操作旁轴相机算比较受到我的宠爱的,因为喜欢摄影、喜欢胶片的感觉.目前收藏着一部国产经典凤凰205旁轴相机.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如果不是昨晚收拾唱片,我都差点忘记了这台德生的收音机了.
不变的经典 属于我的黑胶情怀
    还是回到黑胶这个话题吧!这个我比较擅长,曾经美国着名乐评人泰德?利比在《古典CD鉴赏》一书里有段话,"数位录音无法捕捉音乐中最细微精妙之处,因而让音乐失去了生命;与传统唱片(黑胶)的温暖音色相比,CD显得冰冷、刻板、粗糙.这或许就是黑胶的魅力之处吧!
    但是不可否认CD真是科技的大进步,而MP3更是惊天发明,黑胶多重啊,经常想起以前,拎十张在手已觉沉重,回到家还要给它洗澡,那时没钱买价值五千元的洗碟机,只能蹲在洗手间用洗洁精给它精心擦洗,再放在一边晾干,等待明日换上全新的塑料衣……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