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乐Divini Kit-M音箱套件试听记

来源:u-audio.com 发布者:戴天楷 版权:转载

天乐Kit-M音箱套件就跟三年前推出的Kit-D套件一样,由原厂将需要专业把关的关键工作先做好,消费者只要简单组装,即可完成一对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音箱,还不必担心这里不对、那里有错。

三年前,天乐Divini推出了他们第一对DIY音箱套件Kit-D,U-Audio编辑部也拿到一对。从拆箱到组装,几位编辑同仁一起参与,边组装、边拍照、边品头论足,好生有趣。组装完成后架起试听,大概因为是自己组装的缘故,试听音箱也特别有亲切感。

当时初见Kit-D,郭总编还说,这对音箱的样子活像Dynaudio Micron小音箱,颇有向经典音箱致敬的意味。

姑且不论当初Kit-D是否有意“复刻经典”,那个套件确实带给不少朋友实作乐趣。制作音箱其实没有那么容易,不是东拼西凑买几个料件,拼装起来就能好听的。单元制作或挑选、分音器设计、箱体设计、乃至于挑选被动元件,无一不是学问。这就是音箱制造商的know-how,尤其是个中许多眉眉角角,还有特别的调音手法,这才造就了千百音箱不同声。

音箱套件

天乐这套Kit-M比起当年的Kit-D要大上不少。面网采磁吸式设计,因此前帐板上没有任何固定面网的卡榫或孔洞,音箱看起来更素雅。

套件组装简单,一根六角扳手就搞定

天乐的这个Kit-M套件就跟之前推出的Kit-D套件一样,由原厂将需要专业把关的关键工作先做好,消费者只要简单组装,即可完成一对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音箱,还不必担心这里不对、那里有错。什么最困难?无非就是分音器和音箱箱体,不是每个音响迷都有手电焊的好功夫。

至于箱体制作,榫接、上胶、黏合也都要经验,至于箱内贴附的吸音材料,用量几何也都要计算。这些麻烦事,天乐都帮您搞定了。因此,您组装时不必动电烙铁,也不必亲手上胶,只要拿一把六角扳手,顾着上螺丝即可。上IKEA买过家具吗?天乐的音箱套件组装,甚至比组装IKEA家具还容易呢!

音箱套件

套件共有两箱,一箱是单元、分音器、螺丝;一箱装着两个音箱和背板。

音箱套件

所有零件摊开桌上,单元、分音器、端子座不会搞错,但螺丝请看清楚,不同长度规格的螺丝用在不同的地方。

产品分装在两个纸箱里,两个音箱箱体装在一个较大的纸箱,另一个较小的纸箱当中,则装了音箱单元、分音器、螺丝等配件。按着组装说明书的指示,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来,就能很顺畅的完成。组装时有几个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在此提醒各位:

第一,内六角螺丝口径都是M4尺寸,但长度有别,各有其功用,不要用错。最长的20mm用于锁定箱体背板,次长的14mm螺丝用于固定单元、分音器与音箱端子铝板,最短的8mm螺丝则用于将分音器接线锁定在音箱端子上。原厂贴心地附上一只内六角螺丝扳手,所有组装工作都靠它完成,当您锁完66颗螺丝之后,您的Kit-M就可以上机唱歌了。

第二,在接线时,务必注意极性。每一个接线的步骤,都要留意极性正确,才不至于事后发现声音有问题,却还要逆向拆解,一环一环找问题。原厂特别在配线上以颜色为区别,方便消费者组装时辨识正负极以及高低音。即便如此,还是请用家看清楚分音器的出线标示再下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就遇到状况。

音箱套件

音箱箱体装在一个大纸箱内。

音箱套件

此箱内装两个音箱音箱总成,包括空箱(内部都贴好了波浪吸音棉)、背板(已黏妥低音反射管)、磁吸式面网。

由于明白接线极性正确的重要,我在组装时特别留意接线的极性标示。在组装第一支音箱时,我小心地每一次接线,都回溯到分音器出线处,确认极性无误后才接上。组第二支音箱时,因为有了经验,就没那么费心,只按着说明书的指示接线。

完成后一上机试听,天啊,这是什么声音:没有音像,没有聚焦,声音是发散的。我明明很小心了,不应该出错才对,怎么声音好似反相了呢?我找同事讨论,确认声音反相了,心中纵有不服,还是得拆开检查。后来才发现,原来其中一支音箱的分音器出线有错,原本有蓝色边线的音箱线应该是正极,结果那一个分音器的低音出线,在原厂组装时却反接了。

倘若按着组装步骤,最后要连接单元时,分音器出线端会被箱内吸音棉遮盖住而难以确认,因此在组第二支音箱时,我就便宜行事,只认线色没认出线口,这才出状况。排除接线问题之后再试,这样声音就回归正常了。基于上述经验,在此奉劝消费者,组装时顶好多费点心,确认出线的极性再连接。

套件制作精良、用料精挑细选

话说这对Kit-M,箱体就跟Kit-D一样,采用桦木夹板。就连国外大厂,身价贵上几倍的音箱,都很少采用桦木夹板做箱体,而多半使用MDF板。原因很简单,相对于桦木夹板,MDF成本低而且加工容易,适合从事大量生产。那天乐为什么要用桦木夹板呢?因为经过高压黏合的桦木夹板,硬度更好,谐振更低,可以避免MDF箱体本身特性所带来的音染。因此,即使箱体成本更高,天乐还是选用桦木夹板为材料。

音箱套件

不同于Kit-D使用Scan Speak单元,天乐为Kit-M挑选的是Morel的单元。高音单元的型号是Morel CAT-308,这是一颗1.1寸的丝质软半球高音,振膜表层经过Acuflex涂料处理,音圈套筒和绕线用的都是铝质材料,可耐受大电流而不损坏。此单元向上延伸可达25kHz,选用这颗单元,能让Kit-M的高音延伸性更好。

中低音单元是6.3寸的Morel TIW 634Ft,使用复合材质聚合物振膜,音圈选用钛金属作为套筒材料,以铝质细线绕制而成。音圈口径足有3寸,大口径音圈可缩短音圈的长度,这样,音圈在磁隙间的前后移动距离较短,如此磁力系统能以更有效、准确地控制音圈的游移。

此外,音圈与振膜相接的直径更宽,在单元活塞运动时,振膜表面也就更稳定、更不易形变。上述理由能带来理论上更低的失真。磁力系统由双磁铁构成,铝质框架则给予单元稳定的支持,开放的框架结构更提供了有效的散热。

音箱套件

天乐为Kit-M挑选的是Morel的单元。中低音单元是6.3寸的Morel TIW 634Ft,使用复合材质聚合物振膜,音圈选用钛金属作为套筒材料,以铝质细线绕制而成。

魔雷喇叭

磁力系统由双磁铁构成,铝质框架则给予单元稳定的支持,开放的框架结构更提供了有效的散热。

魔雷喇叭

验明正身:由以色列Morel原厂手工制作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颗Morel的高音单元,零售价一个就要一百块钱美金($99.99,还不含税),这颗中低音单元则是一个一百五十块美金(同样是未税价)。这样光是四颗单元就要五百元美金。再加上:桦木夹板箱体、分音器、音箱端子等材料,天乐为Kit-M开出的28,000定价,可真是划算。我实在不知道天乐在想什么,这样能赚得到钱吗?

魔雷喇叭

高音单元的型号是Morel CAT-308,这是一颗1.1寸的丝质软半球高音,振膜表层经过Acuflex涂料处理,音圈套筒和绕线用的都是铝质材料,可耐受大电流而不损坏。

魔雷高音喇叭

Morel CAT-308高音单元的背面。(因为振膜突起,为了顺利拍摄单元背面,因此摄影同仁以避震脚锥架高,脚锥可不在套件项目中喔。)

魔雷喇叭

这颗Morel的高音单元,零售价一个就要一百块钱美金($99.99,还不含税),这颗中低音单元则是一个一百五十块美金(同样是未税价)。这样光是四颗单元就要五百元美金。天乐为这个Kit-M真是好料尽出。

除了音箱和单元用上高单价、高成本的材料,其他地方也都显出天乐的用心。分音器的用料看来都是经过挑选的,其上大型电容和空心电感,尤其显眼。

其中台制Bennic电容,虽不是音响迷心里的发烧用料,但它们也是本土老字号,料件品质稳定良好。Kit-M采取三阶分音,以-18dB/oct的方式,衰减高音与中低音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从单元选择、音箱制作,乃至分音器设计,看得出天乐是已追求精确、传真的走向来打造Kit-M。

音箱分频器

分音器的用料看来都是经过挑选的。其中台制Bennic电容,是本土老字号,料件品质稳定良好。Kit-M采取三阶分音,以-18dB/oct的方式,衰减高音与中低音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

此外,音箱背面的音箱端子底座,是整块铝板,以四枚内六角螺丝锁定在音箱背板上,面积更大、质量更重,谐振点也就更低,不但看起来颇有高级味,还能兼顾声音考量。音箱端子也讲究,端子本身是红铜材质,正负极端子分别套以红色和黑色的螺帽,表面施以雾面喷漆,为音箱质感加分不少。

还有,网罩采用磁吸式设计,因此箱体正面看不到任何固定网罩的孔洞或榫柱。数到这里,真的让人很难相信,这般里里外外、处处用心的音箱,只要28,000元新台币。

音箱端子

音箱背面的音箱端子底座,是整块铝板,以四枚内六角螺丝锁定在音箱背板上,面积更大、质量更重,谐振点也就更低,不但看起来颇有高级味,还能兼顾声音考量。原厂就配附了手工制作的跳线,端子使用了纯铜镀金的O型端子。

气势、规模、频宽都胜Kit-D

我将Dinivi Kit-M接上U-Audio试听室的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这是一台对应4欧姆音箱时有150W输出的综合放大器;虽然价位上似乎有点不太相称,但其输出功率搭配Kit-M正好,而且若这样的组合能够出好声,岂不更显出Kit-M的超值吗?刚开声的时候,感觉声音有点紧,高音有点犀利,且音质偏属刚硬,低音则略感澎湃。我心想:既是新音箱,当然要Run过再说。于是在正式试听前,花了两周时间先Run-in一下音箱。

Run-in过的Kit-M,体质还是偏属阳刚,但声音的锐利感较不若刚开声时显着,听起来滑顺些、自然些。Kit-M比起Kit-D果然显得大气的多。Kit-D个头小,用上足够功率的放大器,也能推出有模有样的气势和动态;当初总编Jerry评测时,就夸它“看起来像玩具,听起来确有不简单的气势”。但是,Kit-M的箱体比Kit-D大的多,6.25寸的中低音单元也比Kit-D的4寸中低音大,一开声就立刻压下了Kit-D。

Kit-D的声音相较之下,显得细致而斯文,如果以小音量近场聆听,模拟书桌用或录音室主控台的情境,Kit-D干净、爽朗的声音,兼具束结、快速的低频,实在好听。

音箱接线端子

音箱端子也讲究,端子本身是红铜材质,正负极端子分别套以红色和黑色的螺帽,表面施以雾面喷漆,为音箱质感加分不少。

Kit-M呈现出更完整的频宽,尤其是丰沛的低音量感及饱满度,让音乐听起来更显立体。但过近的聆听距离还显不出Kit-M的好。把两支音箱的间距拉到160cm,我则退到距离音箱约2m的位置,音箱不作toe-in,就立刻显出Kit-D到底是小音箱,无论形体感、舞台规模、音乐气势都逊于Kit-M。

12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