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CODA40.0功率放大器复刻

来源:bbs.hifidiy.net 发布者:微尘尘 版权:原创

CODA原机采取是手工焊接的方式,信号流程,地线的处理非常的严谨讲究,再次说明好的电路和设计才是精彩的之处,而后在调试的过程中越发越觉得CODA40.0电路设计的巧妙,不由的赞叹!

复刻的缘由还得从一对仿REVEL GEN2书架箱子说起,这对箱子灵敏度只有86dB,非常的吃功率,试了柏林之声933、ICEpower,b24,复刻的FM811等几个功放,感觉推的都不太满意。偶然机会结识了本地的一位大烧“黑白”,记得当年在AV199看到黑白的大作时被其风趣的文笔所吸引,原来AV还可以这样玩的,一打听黑白还是本地AV界的巨嚎之一,玩机无数,进出机器也快,常年为德邦物流做贡献,流传一句话:器材永远在德邦物流的路上。

认识了黑白嚎后,恰好他的马克335要出,就先借来马克335推,也不是很合适,而后不久,黑白嚎说又买了新机器不到半年准备出,这就是这台复刻的主角美国CODA柯达40.0,这次又借来推,这次一听不得了,就是这个味,推得如此的轻松细腻,控制自如,舒坦!舒坦!舒坦!内心挣扎了下就买下来了。

柯达功放

又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对AV感兴趣了, AV需要5.1声道,功率储备要大,现物组合利用,已经有一台CODA40.0用来推主箱子,还需要2台推环绕和中置,买其他的品牌的推出来的效果不确定,再买2台CODA40.0,价格不菲,加起来10多W了,自己本行就是搞设计的,何不复刻一台?遂动了复刻这个机器的念头。

柯达功放

要复刻得先看看结构,了解元器件能不能买到和原厂一样的才是关键,不然复刻有啥意思?形似神不似,于是开始先拆机器看用的什么元器件,到RS、ICKEY等网站找元件确定能买到,滤波电容和变压器是个大问题,这些网站上没有买的,怎么办,好在滤波电容上有牌子,周折一番,联系上厂家说先买一些做样品,一台机器需要20颗,反正要用的,就订制了100颗同规格的。

之前还在嫌弃这个机器不便宜,新机器近6万(相对欧美其他一些机器,这个价格还是很良心的),在拆机看结构和寻找元件的过程中才发现物有所值,其中一个关键的IC就300多元一颗,一查资料军用级别的,WBT0702的喇叭接线柱1000多一对,一台机器用4对,可以玩双推,屁股上的接插件就4000多RMB!AC电源输入插座可以在110V、120V、220V、240V之间切换,设计巧妙,真正的支持国际通用电压。

CODA功放内部

元器件搞定了,接下来就是PCB电路板的复刻,这个就容易多了,好歹也干了10多年的电子设计,这个简直SO EASY!原机结构是拼接安装的,不用动烙铁就可以把机器分开,拆下电路板对着原机1:1的复刻,为了和原机一模一样,细细调整,花了一周的时间才画完,原机没有元件编号,为了后期制作调试方便,重新元件编号,整理出电路图并测量原机,标记出各个工作点做参考。

元件

元件

铭牌

这个期间也看出一些东西来,CODA原机采取是手工焊接的方式,电路板上余留的助焊剂都没清洗,并且老外的PCB设计也不是很严谨,可以看到有断线的地方返工焊接的痕迹,但是信号流程,地线的处理非常的严谨讲究,再次说明好的电路和设计才是精彩的之处,而后在调试的过程中越发越觉得CODA40.0电路设计的巧妙,不由的赞叹!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电路板

PCB电路板画好了,就发去工厂生产了,趁着这个期间把元件采购好,散热器做好,控制程序写好,就等待PCB回来安装调试了。原机的控制程序多了红外接收,开始一直没弄明白,因为机器又不带遥控器,后来才得知是配合CODA自家的平衡前级遥控器使用的,用来控制RCA与XLR的输入切换和BIAS的开启关闭,一个遥控器搞定一套西装控制,原机程序其实也不很严谨,不能保存通道和开机的时候通道会闪跳一下,作为有严重强迫症的,这点很难容忍,于是修正!修正!修正!(题外话,整机感觉设计很随意,但是这个电路确实很牛!)

程序修正

尺寸图

等待了一段时间,PCB电路板,散热器都回来了,变压器找了个国产的日升变压器暂时代替,安装调试,保险起见先安装了一对管子开声,没问题才把所有的管子装上,然后再对比原机的工作点调试好,这个时候发现1对管子和14对管子音色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多对管子的声音控制力更好,并且也没有出现多管并联声音发粗的现象,这点不得不佩服CODA的设计牛逼,这个电路多管并联对管子的一致性要求不是那么的苛刻。

一段时间测试使用下来发现用这个国产变压器的声音总还是和原机相差大,又幸好原机上有变压器厂家的联系方式,于是又周折一番,定到了原厂的变压器,这个时候换上去,2机器AB多次对比,声音基本很难分辨出来了,很多复刻机器的对这点都不在乎,玩机器就是玩电源和线路设计,电源做不到一样,早已经相差很远了。

测试

测试

到此步骤,基本上除了焊锡,PCB板材,外壳和原机不一样,其他已经完全一致了,复刻的关键还是要所有元件,电路板走线忠实于原机,工作点一致并且有原机对比方可达到预期目的。

测试试机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